氣膜建筑,本身具有搭建成本低、建設時間短、空間利用率高、維護成本少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體育場館、倉儲物流、展出展覽等領域。而隨著氣膜建筑移動功能的拓展,讓氣膜擁有了更多的應用場景。
1 礦山倉儲
在大型礦山、礦場及倉儲、加工企業,氣膜建筑可以起到減少浪費和隔絕污染的多重作用,但是一座礦山壽命有限,固定式儲藏設施成本過高,而移動式氣膜則可根據產地、產量和開發需要,進行不斷地搭建-拆除-重建,實現“跟著礦山走”。
2 賽事組織
有部分體育賽事對場地要求高,或主辦方需要巡回開賽,或賽事較為集中固定場館不夠用,這個時候,可移動氣膜場館就會大放異彩,可根據需要在數日內完成搭建和拆裝,靈活性高。
3 搶險救災
氣膜建筑對于地面要求低,抗震、抗風雪能力強,搭建速度快,尤其適合特殊建設。
4 臨時倉儲
對于短期內倉儲需求大幅變化的企業來說,移動氣膜建筑不需審批,可根據需要來搭建或拆除。
充氣膜建筑相對于傳統建筑的優勢
1.更大跨度的輕型建筑空間,由于膜材自身很輕,內外雙層膜的自重在3公斤以下,利用充氣膜室內外高壓差,可以實現100米大跨度凈空空間,大跨度,大空間,無梁柱,這個是傳統建筑無法做到的
2.更低的建筑成本,傳統建筑,跨度越大鋼梁越大,造價越高。充氣膜建筑則不同,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,跨度與造價沒有變化,所以總造價一般只有傳統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1/3-1/5.
3.更節能的環保建筑
4.更短的施工周期。膜工程中所有設計的制作均在工廠內完成在現場只進行安裝作業。與傳統建筑相比施工難度低、周圍縮短1/2以上。現場施工時間不超過一周,是較節省常在施工管理的建筑形式。
5.更環保的施工過程。在膜體的制作和施工過程中均沒有建筑垃圾輸出,現場無噪音,無環境污染。鋼和混凝土為主體的建筑無時無刻不再消耗寶貴的地球資源,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,氣膜結構可實現以很少的資源消耗而獲得的極大的建筑空間.
吹起來的“膜”登建筑,在全國遍地開花
1、軍1用:雷達罩、軍1用流動醫院,移動兵營、軍事貨站,配給中心等
氣膜建筑材料,早先是出現在美國。截止目前,在美國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,一開始人們拿它干什么呢?是用它來作為雷達罩使用的,它是軍事領域當中的產品,后來才轉入到了民間當中。
之所以在軍1用領域中使用氣膜建筑,是因為只使用一層薄薄的建筑膜材,質量很輕,非常便于運輸,就能夠在內部加熱阻隔冰雪,也能通過內部加壓來抵擋北極的強風。
2、展覽:移動展示廳、360度球形影幕等
作為展示展覽廳使用,是氣膜建筑形式與展覽廳功能的結合。氣膜展廳擁有無障礙大空間,使用靈活,可移動,能搬遷重復利用,節約成本。